查看原文
其他

怀念·感恩 | 吴建民大使逝世四周年纪念日

外交官说事儿 外交官说事儿 2023-12-06


编者按:今日,是吴建民大使逝世四周年纪念日。灰濛的天空映衬着此时的心绪。虽并未见过吴大使本人,但在工作过程中,每每听到外交官讲述吴大使生前的故事、阅读关于吴大使的书籍,逐渐对这位伟大的外交官加深了解,心中愈发生起崇敬之情。他待人的真诚、处事的睿智、举止的风度,不仅赢得了国人的尊敬,也收获了众多来自国际社会的友谊。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谨以此文表达对吴大使的深切怀念,愿更多的年轻人继承吴大使的遗志,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做增进中外友好关系的民间使者。



怀念 · 感恩



我和吴大使认识多年,他在工作中颇多建树,特别是在入世谈判当中,可以说吴建民大使做了重要的贡献。吴大使有时候参加代表团的谈判预备会,经常听到我们争得面红耳赤。这种争论中,最为难的当然是我这个团长。

此时,吴大使总是主动帮我们做工作。他不纠缠谈判方案的细节,而是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分析当前的形势。由于他本身没有部门利益,讲话又很有说服力,所以他每次发言,都深受代表团大多数成员的认可。

我从吴大使的身上学到了重要的一点:对外沟通,也就是所谓“外交”要做得好,首先是内部要沟通,只有内部沟通好了,才能在谈判中一致对外,才不至于在谈判中发出不同的声音,更不会发出一些可能会被谈判对手利用的杂音。

——中国原国家外经贸部副部长 龙永图  



2009年,我曾和吴建民一同参加西班牙的亚洲论坛。结束后在巴黎转机,我转机回国,吴建民转机去美国参加另一场公共外交活动。他就一个人,在偌大的戴高乐机场,拎着一个小包,拉着拉杆箱,走向远处。

我看着他逐渐消失的背影,心里非常感动:这样高龄的资深外交官,这么不辞辛劳地去讲中国故事……

——前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  赵启正 



2000年我调任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工作后,与吴大使一起参与了中国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全过程,和吴大使一起并肩作战的日子,对他的工作能力也愈加佩服。

“外交,就是要为国家争取朋友。”这是吴大使经常说的一句话。他是一位儒将,对涉及到国家利益的问题也有怒点,但这种强硬不是通过拍桌子、高声调来体现,而在于说理,在于让中国更好地与世界交流,以此推动中国自身的发展。

——中国前驻法国斯特拉斯堡总领事  张国斌 



今天,世界面临百年未遇的大变局,公共外交已成为全民建立的共识。值得欣慰的是,吴大使所体现和表达的外交理念,正是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进程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方向。

我们不会忘记大使的这份弥足珍贵的家国情怀,更不会忘记他留下的这份精神遗产,这将成为有志于中国公共外交事业实践的后来者永远汲取的力量源泉……

——温州公共外交协会执行副会长  潘一新  



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吴先生。交谈过程中,吴先生的目光始终保持着对对方高度的关注。他的每一句话都流露着睿智、机敏。坐在沙发上微微向前倾斜的消瘦身姿,加上在说话中常带的优雅细腻的肢体语言,吴先生表现出一个成熟外交家所具备的极具感染力的贵族风范。

——世博会专家  穆桦 



吴大使是一位好大使,做驻法大使时,对武汉大学法国问题研究中心就给予热情襄助,对法交流活动总是少不了他的支持。

他是一位好老师,从成为教育战线的一员起,他就把一个资深外交官的风度、对外交事业的热情传递给许许多多青年学子,也吸引一批批学子投身外交事业。

作为外交学院的院长,在任期间为我校国际问题研究院和边界与海洋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重要的智慧和力量,他的功绩将永远留在武大的校史上。

——武汉大学前任副校长  胡德坤   



在吴大使身边工作的6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6年。我学习到不只是如何做事,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如何对待周围的人,如何理性去看待世界。

吴大使去世前,我在媒体上看到他面容略显憔悴,很是心疼,发微信让大使注意身体,是该享受生活的时候了。但我知道吴大使做不到,他放不下的事太多,放不下的人太多……他希望中国的年轻人能理性看待国际关系,摒弃狭隘的民族主义,因为他知道中国的未来在青年一代肩上。

我永生难忘吴大使的栽培和教诲,永远怀念他的音容笑貌。

——学生  赵婷婷 



从吴大使的言与行,我们看到他的拳拳报国之心和对祖国深深的爱,看到他解决问题的大智慧,看到他对民营企业家的引导和鼓励。吴大使永远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和朋友!

——联想集团创始人  柳传志 




有人说吴建民先生是中国的鸽派,其实他只是一个正派的中国学者,只是一个天真的知识分子。他更像一只优雅的仙鹤,在混沌的天际发出响亮的鸣叫。

—— 凤凰评论



寄语 青年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作为一名外交官,一定要了解中西方文化是有差异的,要知道每个国家与地区间的文化与历史、习俗与礼仪,才能更好地同他们打交道。

有梦想

关于梦想,吴大使曾讲到:“刚开始工作,梦想是做个好翻译;1971年到联合国工作,是希望能够把稿子写好;投身于外交事业时希望能为国家做出贡献。”这位外交儒将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对国家的期待在其外交生涯中可谓体现得淋漓尽致。

学会交流

“造物所忌者巧,万类相感以诚”,吴大使很赞赏于佑任先生的这两句话,并以之为“交流”准则。

他认为,人与人进行交流时,首先要“诚”。交流需要知识内化,更要有胆识与能力,要以一种率真的态度去与人沟通,哪怕面对一些尖锐的问题,也应该认真地去倾听、回答。如果把握得好,“语言的魅力”将是外交场合中最亮眼的名片。



- END -

  文字 图片 | 综合网络及本公号内容整理而成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元元



阅读延伸







敬请关注“外交官说事儿”



联系我们

倾听外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